第107期社会心理学学术例会

作者: 时间:2022-04-18 点击数:

(通讯员:吴新丽2022年415日晚19点至21点,第107期社会心理学学术例会在线上举行。参加例会的有郑雪艳老师和张艳红老师,以及10名心理学研究生和一名22级准心理学研究生参加。本次例会由研二胡汇鑫同学主持,研一刘甜同学进行文献汇报,汇报文献为《Self-compassion predicts less boredom: The role of meaning in life》。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胡汇鑫向大家介绍了今天加入我们的社会心理学大家庭的新成员---韩淼。社会心理学学术例会全体成员对韩淼同学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


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封闭管控的实施会让人们常常体验到无聊,长期的无聊会对身心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刘甜同学就如何应对无聊展开了此次汇报。

刘甜从研究背景、方法结果不足与展望及文献阅读收获五个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汇报。文献作者认为无聊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并且与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长期无聊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目前缺乏有效地应对无聊的干预措施。该文献基于流体补偿理论积极心理资源可以提升生命意义感缓冲心理威胁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了可塑造积极人格特质的自我关怀是否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源来增加意义,减轻无聊及其对幸福的损害。通过三个研究,发现生命意义感在自我关怀和无聊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


汇报结束后,同学们从无聊的定义、特质无聊与状态无聊的区别、研究二与研究三的区别与联系、量表之间的关联比较以及实验模型的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刘甜同学根据自己对文献的理解,一一进行了解释。

郑老师首先肯定了刘甜为此次汇报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建议其考虑以“生命意义感”为出发点寻找解决当下大中小学生“空心病”的方法与途径。其次,郑老师就汇报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对研究中“无聊”的操作性定义,可从认知与情感,注意性因素和动机性因素方面进行更详细的解释;第二,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工具值得学习;第三,可以加强“生命意义感”的探索与学习,之后在进行纵向追踪研究时,可以招募一个中小学生或大学生团体,通过正念训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张老师首先对韩淼加入社会心理学学术例会表示欢迎。其次,对刘甜同学的汇报提出表扬:第一,汇报主题符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方向,对普遍的“无聊”现象、中小学生“空心病”情况有针对性;第二,对作者及其团队在此领域中的研究贡献进行了大量涉猎;第三,汇报最后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张老师对研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学习建议。第一,概念的分类和界定可以从多个维度。比如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特质无聊和状态无聊;根据领域或范围划分,可分为学业无聊、社交无聊等;从效价角度理解,“无聊”既有积极含义也有消极含义。第二,注意理论积累和写作技巧学习。比如本文献的相关理论除了流体补偿,还有唤醒理论、存在主义理论、心理动力理论、注意理论等。第三,拓展研究方法思路的多样性。无聊的诱发是一种状态无聊,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认知神经法等;实验研究还可通过认知任务,重复动作任务,视频任务等。第四,学习本文对同一个变量采用了多种测量工具。最后张老师通过两个思考题“三个研究可以合并为一个研究吗”“为什么本文模型简单,也能发好期刊”启发同学们,写论文不要忘记初心,研究方法不是越酷炫越难就越好,“初心”是研究问题,重点是论文逻辑,要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对数据要进行深入挖掘,建议大家每学习完一篇文献都要反思对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有哪些帮助,祝愿大家每周学习都有新收获。



新葡萄(8883·Macao)国际官方网站-Official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文科大楼    电话:0716-806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