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

作者: 时间:2021-06-17 点击数:

24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

(通讯员 傅苗苗)2021年6月16日晚7点整,第24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在文科楼319正式开始,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朱晓伟老师、全体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


本次会议由罗伊伶同学和肖青露同学进行文献分享,首先由罗伊伶分享了《同伴拒绝与网络欺负:愤怒的中介作用和感知匿名性的调节作用》,本文以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同伴拒绝与网络欺负以及愤怒和感知匿名性在其中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年龄、上网时间等变量后,同伴拒绝能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愤怒在同伴拒绝和网络欺负中起中介作用,同伴拒绝对网络欺负的直接作用和愤怒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均受到感知匿名性的调节,相比于感知匿名性水平低的个体,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在感知匿名性水平高的个体中更强。本研究结果与以往基于初中生群体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基于高中生群体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暗示在不同学段同伴拒绝对网络欺负的作用存在不同,相比高中生,初中生可能对同伴关系更敏感,更可能实施网络欺负。

肖青露同学分享了《童年期虐待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一文,该文基于有限自制力理论,考察了童年期虐待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感恩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在童年期虐待和网络成瘾中起中介作用,且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受感恩的调节,与高感恩个体相比,童年期虐待对低感恩个体的自我控制的影响更小,表明感恩不仅不能缓冲童年期虐待对自我控制的负面影响,反而会增强这一过程,这提示我们注意积极特质在特定情境下的消极作用。

两位同学文献分享结束后,老师也对他们的汇报提出了几点建议:(1)在讲述时,注意吐字清晰,不要说混了变量名称(2)第二篇文献中感恩这一调节变量提示我们要注意积极特质在特定环境下的消极作用(3)许多文章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善于观察身边事。

最后,朱老师对本学期的学术例会做了简要总结,让我们期待下学期例会更上一层楼。


新葡萄(8883·Macao)国际官方网站-Official Platform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文科大楼    电话:0716-8060883